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下探 多地加油站降价优惠忙促销
一月份,坑口市场以稳为主,价格小幅调整,变化不大。
冶金规划院预测,2023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0亿吨,同比下降1.0%,生铁产量8.42亿吨,同比减少2000万吨。焦炭价格在2022年11月四轮上涨后,新年伊始10天内,已降价两轮。
日前峰景焦煤(CIF)价格325美元,折合人民币2579元/吨,相比还是有竞争力的。焦煤进口前三甲预计为蒙古、俄罗斯、澳大利亚,焦煤总进口量约为7000万吨左右。尽管从2023年煤炭进口关税恢复,增加进口成本35-75元,但影响有限,更重要的是蒙古的运力增加及部分主要进口国的贸易流向重构带来的进口增加。需消耗铁矿石13.3亿吨,同比下降2.3%;其中铁矿石进口量10.7亿吨,同比下降2.7%。与其对应的是,煤炭相关行业消费却呈现需求减少,产量下滑的态势。
以上因素都可能造成煤炭产量的虚高,而真正的需求并没有大幅地增长。按2023年生铁8.42亿吨测算,焦炭用量4.21亿吨,需炼焦煤消耗5.47亿吨。下午市场情绪又有些走弱,价格变化并不大,5000K报价在820元/吨左右。
但港口库存压力仍大,支撑上涨因素并不牢靠。据测算,截止到上周末印尼4500大卡进口煤到岸价仅低于国内煤价10-20元/吨左右,价格优势并不明显,也对于国内煤价也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进入本周后,前期观望等待的刚需以及部分抄底需求开始释放,买方询盘逐渐增加。据CCTD了解,近期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跌,5000K报价一度跌破800元/吨,不仅远低于铁路发运到港成本,且较进口煤的价差也在快速收窄。
短期煤炭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么?近期沿海煤价加速大幅下跌后,进口煤价格优势已经不明显,主要集港铁路运量出现下降势头,再叠加下游刚需采购的集中释放,使得市场恐慌情绪消退,沿海煤价出现反弹。2进口煤价差快速收窄由于内贸煤价格的快速走弱,较印尼进口煤价差明显收窄。
市场情绪好转,煤炭市场一扫前期颓势,价格止跌反弹。买涨不买跌心态下,下游采购节奏也不断推迟。>>>那么,现在各环节市场情况如何?止跌反弹的原因是什么?短期煤炭价格还会继续上涨么?问现在煤炭多少钱一吨?答蒙西贸易商A:目前坑口5500K价格在800元/吨,发运到港口依然倒挂,所以近两日港口企稳对产地影响较小,市场心态依旧悲观,下游观望情绪浓厚,采购拉运车辆较少。而随着终端日耗回升以及库存的持续去化,本周部分刚需采购需求开始释放,使得市场价格止跌趋稳
节后,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调的原因如下:一是一月初,市场刚刚转好,需求略有恢复之际,正赶上春节用煤淡季到来,下游工厂停产放假,电厂日耗偏低;而供应却没有减少,造成环渤海港口垒库加快,电厂被动存煤。此外,近一周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快速下降,跌至850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本周一,港口动力煤价格触底企稳;随着需求上行,昨日开始,市场煤报价有所反弹。供给方面,产量增量仍存在不确定性,开工率水平同比仍明显下降;且三月初,召开重要会议,会议前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加大,煤矿安全生产受关注。
综合分析,近期,市场大幅上涨还是有难度,预计此轮反弹,属于理性回归,涨幅在100元/吨左右。而市场并非全是利空消息。
但也有不利因素,由于环渤海港口库存过高,保供继续,铁路发运减量不明显;加之港口增收堆存费,对贸易商发运带来一定影响;而部分行业仍处于恢复阶段。此外,水泥和化工用煤需求也将有所增加。
供给端,春节后煤矿复产较快,晋陕蒙煤矿开工率环比增加3.3%。二是节后供给恢复快于需求,供给有保供政策托底原因,恢复较快;而需求在春节后的第三周才恢复正常,需求的迟缓,造成港口和下游继续垒库。首先,随着国内煤价的下跌,进口煤无明显价格优势;叠加4月1日再征收6%的进口煤关税,那么,国内煤炭竞争优势开始显现。进口煤方面,澳洲煤炭陆续有进港;但动力煤仍以印尼低卡煤为主,总量上无增加,只是国别发生变化。虽然昨晚大集团外购价出现下跌,但港口船一多,需求好转,会很快影响产地及外购价,产地煤价和外购价也会止跌。三是当前港口煤价更多的体现是非电用煤价格,而主力电厂大部分依靠长协保供;节后,非电用煤行业开工缓慢,水泥开工刚刚复苏,对现货拉运很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库存之后,将掀起新一轮补库需求,市场反弹顺理成章。其次, 1月11日,煤炭板块全线上涨,行业指数涨4%,居首位。
日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至200万吨附近,而去年同期,由于正值春节长假后的恢复期,沿海电厂日耗只有141万吨。需求端,春节假期后,社会面开始复工复产,电厂日耗环比连续大涨。
四是受降雪和下游需求低迷、外购价格大幅下调等因素影响,产地市场情绪受挫,采购积极性走弱,对港口支撑减弱。在全球煤炭贸易总量守恒的原则下,澳煤的进口主要是煤种结构的变化,总量增幅不会很明显。
再次,下游开工复工增加,电厂日耗猛增。需求方面,节后,工厂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且华北、华中等地冬季取暖需求不弱,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二产、三产正在快速恢复,电煤日耗继续抬升虽然昨晚大集团外购价出现下跌,但港口船一多,需求好转,会很快影响产地及外购价,产地煤价和外购价也会止跌。四是受降雪和下游需求低迷、外购价格大幅下调等因素影响,产地市场情绪受挫,采购积极性走弱,对港口支撑减弱。
综合分析,近期,市场大幅上涨还是有难度,预计此轮反弹,属于理性回归,涨幅在100元/吨左右。二是节后供给恢复快于需求,供给有保供政策托底原因,恢复较快;而需求在春节后的第三周才恢复正常,需求的迟缓,造成港口和下游继续垒库。
经过一段时间的消耗库存之后,将掀起新一轮补库需求,市场反弹顺理成章。其次, 1月11日,煤炭板块全线上涨,行业指数涨4%,居首位。
但也有不利因素,由于环渤海港口库存过高,保供继续,铁路发运减量不明显;加之港口增收堆存费,对贸易商发运带来一定影响;而部分行业仍处于恢复阶段。三是当前港口煤价更多的体现是非电用煤价格,而主力电厂大部分依靠长协保供;节后,非电用煤行业开工缓慢,水泥开工刚刚复苏,对现货拉运很少。
节后,动力煤价格大幅回调的原因如下:一是一月初,市场刚刚转好,需求略有恢复之际,正赶上春节用煤淡季到来,下游工厂停产放假,电厂日耗偏低;而供应却没有减少,造成环渤海港口垒库加快,电厂被动存煤。在全球煤炭贸易总量守恒的原则下,澳煤的进口主要是煤种结构的变化,总量增幅不会很明显。此外,水泥和化工用煤需求也将有所增加。需求端,春节假期后,社会面开始复工复产,电厂日耗环比连续大涨。
进口煤方面,澳洲煤炭陆续有进港;但动力煤仍以印尼低卡煤为主,总量上无增加,只是国别发生变化。本周一,港口动力煤价格触底企稳;随着需求上行,昨日开始,市场煤报价有所反弹。
再次,下游开工复工增加,电厂日耗猛增。日前,沿海八省电厂日耗升至200万吨附近,而去年同期,由于正值春节长假后的恢复期,沿海电厂日耗只有141万吨。
此外,近一周来,全国重点电厂存煤快速下降,跌至850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需求方面,节后,工厂企业逐步复工复产;且华北、华中等地冬季取暖需求不弱,疫情影响逐渐减弱,二产、三产正在快速恢复,电煤日耗继续抬升。
最新留言